错位跨界特色,yl6809永利官网研讨学科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 2015-05-26    作者:
 

       2015525下午,yl6809永利官网召开“学科建设大讨论”活动讨论发言大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衍涛全程倾听讨论并做讲话。yl6809永利官网全体教职工参加讨论会。
       yl6809永利官网前身是农大“老八大系”之一的“土化系”,历史上有重视学科建设的优良传统,撤系建院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经过多年的发展,学科建设外延发展趋于完善,形成了较好的学科框架体系,但内涵式发展的任务任重道远,创新传统学科发展之路还很长。各学科近十年一直参加 “全国资源环境院长联谊会”、“全国土地管理系主任(院长)联席会”、“山东省环境科学教学联席会”等,各学科对各自的发展状况有比较好的把握,学校布置进行“学科大讨论”活动后,yl6809永利官网进行了广泛动员发动,各学科进行了精心调研、讨论,并形成了学科剖析材料。
       会议由赵庚星院长主持,首先由土壤与肥料学科、土地与信息技术学科、环境与生态学科和草业科学四个学科主任发言,深刻剖析各自学科的定位、地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危机以及今后的发展思路,然后各教授委员会委员、青年教师十余人踊跃发言,最后赵庚星院长做了讨论总结。
       在讨论会上,大家首先讨论了“什么是学科,学科和每个人是什么关系?”,学科是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社会服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学科涉及高校功能的方方面面,学科与每个老师均有密切关系,都应该有生存危机感,每个人都应该为学科发展做出贡献。如何评价对学科做出的贡献呢?有的老师说,农业资源环境一级学科在最近全国学科评估中并列第七,每位教授、副教授的科研水平或课程教学质量如果排名在全国第七名以前就是有贡献,否则就是拖学科后腿。其次,大家讨论了我们的学科发展空间与相对优势,如果以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全国排名我们是并列第七位,而且前六位均是全国重点学科单位,总体处于第二梯队的前列,但教学科研人员数量比同水平第二梯队院校的少三分之一。目前学院拥有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中心(与金正大合作)、功能性肥料国家与地方共建工程实验室(与史丹利合作)三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和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在新型肥料方面有领先优势。同时,学院学科发端于传统农业地学具有区域优势,面对生态文明建设有需求优势,另外还有学科群优势以及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第三,大家讨论了我们面临的危机、存在的问题。yl6809永利官网是我校老的传统学院,有底蕴,作为老学科虽有优势,但和一梯队更强的老学科相比,整体科研水平、学科实力尚有很大差距,压力重重,危机四伏,可以说“前有堵截,后有追兵”,“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既要守住阵地,还要开疆拓土,有些套用土地整理行话,还要复垦”,我们学科建设要有“守住制高点,寻找突破点,培育增长点”的胸怀胆略和能力见识。具体的问题表现在缺乏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学科的能力、各学科既缺乏有分量的学科带头人,而且教师整体水平不高,学科建设不能适应信息社会以及国家需求等。第四,讨论了今后的发展思路,大家认为温校长提出的“错位跨界特色”,就是我们的传统学科发展创新之路,错位是思路,跨界是途径,特色是目标和追求。立足山东区域面向黄淮海,这就是在区域上与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错位,在土壤肥料学科基础上发展环境与土地信息学科就是跨界,现在应更着力打造特色,而且特色首先是特长。学科建设关键是人,传统学科发展“千军易得,将帅难求”, 从张民教授这样有分量的领军人物对土壤肥料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可看出人才的重要。再就是加强教师梯队和团队建设。学科建设不能等,“大环境不能改变,小气候可以营造”,学科建设应该从每个人做起,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每个人、每个学科都要反思,通过讨论达到“明确需求,厘清方向,完善体系,凝练特色,逐级定位,形成团队”的目标。
       最后吴衍涛副校长讲话,对yl6809永利官网“学科大讨论”以及以后的学科建设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传统学科要适应新常态,抓住新机遇,发展新学科,创造新业绩。学好温校长的讲话,学科建设是龙头,学科建设既要有高度又要接地气,要落地生根,既要引真才,也要培养自己人,张民教授就是典型。二是,学科建设,既要下好“先手棋”,走好“第一步”,打通“第一公里”,也要接通“最后一公里”,学科建设不能等,只要形成共识,就要抓紧谋划,抓落实,抓责任。三是,要创新思路,注重用信息化等新技术带动传统学科发展,要用创新的思路,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改造提升传统学科。四是,找准方向,集中力量,全力突破,学科建设一定要和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要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五是,大家要好好悟悟温校长的“错位跨界特色”这六个字,错位是思路,就是用我们的长处去做别人短处不能做的事情,就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跨界是途径,就是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在学校出台相关机制前,我们先建好院内机制,地方院校进行学科建设必须“抱团取暖”,从自己做起,靠交叉融合内生出新的学科;特色就是发展目标,也不一定把目标定的高不可攀,关键凝练特色。
       吴衍涛副校长还建议,把学科大讨论活动的发言,都形成文字相关交流,进行更大范围的讨论,以更好形成共识。建议把短期的学科讨论变为“学科建设年”活动,进一步活跃学科氛围,让每位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研究生讲科研成果、学科建设,让学生也参与学科讨论和建设。最后,吴衍涛副校长还对在座的年轻老师提出加强学习的殷切希望。